最近发现朋友圈里好多人在转"小额借款,五分钟到账"的广告,弹窗广告也天天蹦出来。老张我在这行干了十年多,见过太多人因为借了网贷还不上,最后搞得鸡飞狗跳。今天就跟大伙掏心窝子说几句大实话,那些看着诱人的小贷款,真不是想不还就能不还的。
先说说最要命的信用问题。好多小年轻觉得:"不就几千块钱吗,平台还能拿我怎样?"前年有个大学生小明,借了八千块买手机,逾期三个月没还。现在他连共享单车押金都交不了,去银行办信用卡直接被拒。现在连租房都要押三付一,房东查到他信用有问题,宁可不租。这就叫上了"征信黑名单",五年内都消不掉,比脸上长青春痘还难搞。
再说说法律上的坑。之前处理过个案子,夫妻俩借了3万装修,觉得拖着不还就拿他们没辙。结果被平台告上法庭,法院直接冻结了他们工资卡,每个月工资到账就扣钱。更惨的是,去年有个老赖因为欠了五万块,被列入失信名单,高铁坐不了,五星级酒店住不进,连孩子上私立学校都受影响。最严重的情况,要是有转移财产或者恶意欠债的行为,还可能吃牢饭,这真不是吓唬人。
催收的那些糟心事更让人崩溃。小王去年借了2万应急,逾期三天就接到几十个催收电话。催收人员把他通讯录里的人都骚扰了一遍,连前年离职的公司同事都接到电话。现在他老家村里人都知道这事,父母气得要和他断绝关系。有个女客户更惨,催收的把她PS的遗照群发给所有联系人,最后得了抑郁症。
别以为换个手机号就能躲过去。现在大数据这么厉害,你新办的银行卡、新注册的社交账号,分分钟就被关联上。认识个做IT的小伙子,特意买了境外电话卡,结果催收通过外卖订单地址找到了他的新住处。现在连送外卖的小哥都知道他住哪栋楼,这日子过得跟通缉犯似的。
最扎心的是人际关系。去年有个客户,因为欠钱不还,谈了三年的女朋友分手了。姑娘说:"不是嫌弃他穷,是不敢相信连这点钱都要赖账的人"。他亲姐买房要贷款,因为他是共同借款人,结果连累姐姐房贷批不下来,现在姐弟俩三年没说过话。
那要是真的还不上怎么办?这里教几个实在招:第一,千万别玩失踪,主动联系平台说明情况,很多正规平台能协商分期。第二,优先保住征信,管亲戚朋友借先把网贷还上。第三,实在没办法就找法律援助,现在很多地方有免费的法律咨询。记住,宁愿多打两份工也别去借新还旧,那是个无底洞。
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话,借钱这事儿就跟喝酒一样,小酌怡情,大醉伤身。那些看着方便的网贷,用好了是及时雨,用不好就是催命符。真要借钱,先把合同条款一个字一个字看清楚,算清楚实际利息,做好还款计划。别让几千块钱毁了你往后五六年的好日子,真的划不来!